融入綠水青山!河惠莞高速龍紫段楓樹壩大橋合龍
從衛(wèi)星地圖上看,位于廣東河源龍川,粵贛交界地的廣東第二大人工湖楓樹壩水庫像一塊寶石般的水面,被周圍原始森林環(huán)繞,萬股山間清流齊聚于此。
10月9日上午11點,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河(源)惠(州)(東)莞高速公路龍川至紫金段控制性工程,橫跨楓樹壩水庫的楓樹壩大橋中跨順利合龍,標志著河惠莞高速龍紫段主線全線貫通,項目具備2019年底通車條件。這也是廣東首次在如此大型水庫建設橫跨特大橋。
楓樹壩大橋航拍圖
與綠水青山融為一體
大橋橫跨楓樹壩水庫,位于東江上游的楓樹壩水庫自然保護區(qū)內。楓樹壩大橋于2017年1月正式開工建設,屬于雙塔單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主橋長640米,整體式路基寬度26米,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時速100公里。
與以往鞭炮齊響的大橋合龍不同,楓樹壩大橋合龍現(xiàn)場靜悄悄,只有無人機運行和風吹過的聲音。實際上,從楓樹壩大橋施工開始,一切都是為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
河惠莞管理中心總工程師黎景光接受現(xiàn)場采訪
“我們將橋墩放入岸邊兩側,在水中不建橋墩。”河惠莞管理中心總工程師黎景光介紹,為確保楓樹壩水庫自然保護區(qū)不受施工影響,采用汽車吊卸載預制塊,避免施工用水對楓樹壩大橋的污染。同時,建立大型泥漿處理池及垃圾處理池,并在塔柱施工期間對爬架進行全圍閉防護網,保障施工安全可控。
提前50天合龍
為確保項目2019年底具備通車條件,河惠莞管理中心還實現(xiàn)工序無縫對接,鋼筋及模板安裝工序由4天縮減至3.5天,每節(jié)標準節(jié)段由14天縮短至12天,經過不懈努力,原計劃11月28日楓樹壩大橋中跨合龍,最終提前50天順利合龍。
河惠莞高速龍紫段是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guī)劃廣龍高速(S6)的最北端,往南通過河惠莞高速紫金至惠陽段,惠州平潭至潼湖段及莞番高速公路與南沙大橋相接,是粵港澳大灣區(qū)及河源地區(qū)通往江西的重要出省通道,也是連通粵北贛南原中央蘇區(qū)的主要通道。全線位于河源市境內,路線全長約152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沿線經3個縣(龍川、東源、紫金)共18個鄉(xiāng)鎮(zhèn)。
項目建設將進一步促進廣東省與相鄰省乃至中部內陸省份主要高速公路通道的建成和北部山區(qū)高速公路的連通,促進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廣東交通集團)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