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將助力打造超級跨海工程中國標準
1月7-8日,深中通道項目技術專家組第二次會議在深圳召開,審查通過了工程施工組織總體規(guī)劃和項目科技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等重大方案。這次中國頂尖技術專家組的高峰會議,為深中通道項目工程建設攻克關鍵技術難題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力量支撐,為我國依托深中通道超級工程,打造超大型跨海通道建造中國標準奠定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健龍、繆昌文、陳湘生,多位設計大師及院校教授級高工等橋梁、隧道工程專家,交通運輸部原總工程師周海濤、徐光,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賈紹明、總工程師黃成造,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劉曉華、副總經(jīng)理曹曉峰,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王康臣,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項目各參建單位代表約110人參加會議。
頂尖專家組把關深中通道技術創(chuàng)新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樞紐互通”于一體的跨海集群工程,建設條件復雜、技術難度高,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又一超級工程。為解決工程建設關鍵技術難題,提升項目建設質量、安全及耐久水平,由多位國家工程院士、設計大師,交通運輸部原總工程師及參與建設涵蓋橋梁、島隧等國內外重點大型項目的教授級高工組成的超強專家團隊,就深中通道項目工程總體計劃、深中通道科技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等進行了嚴格研討,提出了完善方案。根據(jù)技術專家組意見調整完善后的方案將應用于項目建設,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深中通道技術專家組組長周偉表示,“深中通道項目的建設極具綜合性、復雜性,極富挑戰(zhàn)性,技術專家組將繼續(xù)發(fā)揮各自領域所長,切實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重大技術方案、關鍵技術難題、科研創(chuàng)新成果等提供寶貴的咨詢意見和技術支撐,形成強大的技術支撐力量,保障工程順利實施。”
據(jù)悉,本次審查通過的技術創(chuàng)新方案,涵括了裝備制造、材料制造、結構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和工藝創(chuàng)新等多個領域,將在港珠澳大橋建設取得成功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再創(chuàng)新。去年11月,深中通道項目承擔的廣東省交通行業(yè)第一個國家級的涉水重大工程科研項目在科技部的主持下,已經(jīng)正式啟動。接下來,深中通道項目建設進入關鍵年,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首節(jié)管節(jié)澆筑及沉放安裝、我國研制的世界第一艘且唯一一艘的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進行聯(lián)調聯(lián)試等,將面臨沉管隧道澆筑質量品質保障、DCM(深層水泥攪拌樁)復合地基基礎承載能力機理、管節(jié)浮運安裝安全和可靠性等一系列技術挑戰(zhàn),而項目隧島橋水下互通建設經(jīng)驗及成果將促進我國交通行業(yè)技術水平及裝備水平的提高,提升國家競爭力。
以功能需求引領深中通道工程建設
與會專家表示,深中通道工程方案論證歷時15年,并經(jīng)2015年國內最高級別的專家組會議研究,在對包括全橋、全隧、東隧西橋等多個方案中,結合地質、安全、交通需求等進行充分比選后,選擇了東隧西橋組合。
該方案既滿足了東側深圳機場限高和礬石航道等多條高等級航道的通航需要,西側伶仃洋大橋76.5米的通航凈高及礬石隧道共通的組合,也可以滿足未來廣州港的發(fā)展需要,更重要的是,橋隧結合方案較全隧方案,在車輛通行安全保障上更為有效,如深中通道采用全隧方案,海底隧道長度將超過14公里,超長隧道對安全運營的保障壓力巨大,而且是海底隧道,包括通風、排煙、救援等等,都是世界級難題,所以東隧西橋方案是符合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景,滿足人民群眾的高品質交通需求的綜合最優(yōu)方案。
“功能需求引領,項目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滿足珠江東西兩岸人民群眾高品質的交通功能需求。”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總工程師、副主任宋神友表示,深中通道項目全面推行智能建造方式,將在品質、安全等個方面都有質的提升。
依托項目形成跨海通道中國標準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陳偉樂表示,技術專家組第二次會議順利召開,為項目關鍵技術難題的解決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同時對建設高質量的工程提出了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新年賀詞中提到,中國制造、中國創(chuàng)造、中國建造共同發(fā)力,繼續(xù)改變著中國的面貌。目前,深中通道所推進的各項關鍵技術的研究正是響應了該號召。接下來,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將繼續(xù)全力加快推進深中通道工程建設,并力爭通過深中通道項目的建設,形成一套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跨海超級工程的標準,引領世界重大超級工程的建設。”
2018年,深中通道項目建設全面鋪開,東、西人工島、沉管隧道、伶仃洋大橋建設取得了開門紅,項目建設推進順利有序,其中西人工島已成島,東人工島堰筑段鋼板樁打設完成,深中大橋錨碇圍堰和基礎正在建設,沉管隧道鋼殼E1、E2管節(jié)已經(jīng)開始生產(chǎn)制造,沉管隧道基礎、基槽疏浚等工程正有序推進。
從2019年開始,深中通道的建設將逐步進入關鍵期,也將開始直面諸多世界級技術難題。深中通道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首節(jié)管節(jié)將于今年4月開始澆筑,我國研制的世界第一艘且唯一一艘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將于今年10月份進行聯(lián)調聯(lián)試,為2019年底首節(jié)沉管安放進行準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