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濟淮銘傳路橋主跨鋼梁順利合龍
引江濟淮銘傳路橋主跨鋼梁順利合龍
7月17日14時58分,隨著履帶吊安裝的最后一塊橋面緩緩下落,由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承建的引江濟淮銘傳路橋實現(xiàn)主橋合龍。該橋的順利合龍,刷新了中鐵二十四局安徽公司大跨度橋梁的施工紀錄,為下一步橋梁的拱肋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引江濟淮(合肥段)3座市路橋梁工程一標段銘傳路橋工程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qū)境內,包括銘傳路與銘傳路橋,全長3.194千米,道路約長2.584千米。銘傳路橋長610米。橋面總寬56.8米,分兩幅設置,單幅橋面寬27.3米,橋面布置雙向8車道,兩側布置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引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單幅橋寬22.5米。本次合龍的銘傳路橋主橋為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全長340米,跨徑布置(50+240+50)米,是目前合肥市市政橋梁中最大跨徑中承式拱橋。
為確保本次合龍順利完成,項目部組織召開專題研討布置會。項目經理宋超從構件進場、吊機位置、人員安排、溫度控制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詳細的安排,并采用三維建模軟件輔助安裝,確保現(xiàn)場施工順利推進,有條不紊。
自2019年5月18日此橋開工建設以來,項目部精心部署,堅持質量核心,動態(tài)優(yōu)化施工組織,科學配置資源,用匠心鑄就工程品質。施工過程中,克服了疫情和罕見汛情對施工造成的不利影響,確保按工期完成階段性施工任務。面對拱座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如何釋放其內部混凝土水化熱的施工難題,項目部對采取了冷凝管降溫措施,解決了拱座中心混凝土溫度過高的問題,保證了拱座結構的耐久性。經過427天不懈努力,順利實現(xiàn)主橋合龍。
據(jù)了解,該橋建成后將有利于促進區(qū)域路網的完善,加強高新區(qū)與市區(qū)的連接,同時作為引江濟淮工程的一部分,銘傳路橋將成為合肥又一地標建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