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不卡在线,日日夜夜网站,国产精品天天看,日韩理论在线播放

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全文內容_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2006年鐵道部令第29號)

交通新聞 2022-01-15 00:14:36 來源:中創(chuàng)網(wǎng)

 

  鐵路各級領導應關心公寓工作,鐵路局長每半年至少檢查一次公寓工作。

  第392條鐵路職工必須嚴格遵守和執(zhí)行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在自己的職務范圍內,以對國家和人民極端負責的態(tài)度,保證安全生產(chǎn)。

  第393條鐵路各單位對遵守本規(guī)程成績突出者,應予表揚或獎勵;對違反者,應視其違反程度和造成事故的性質、情節(jié)及后果,給予教育、紀律處分或追究法律責任。

  附則

  第394條本規(guī)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負責解釋。

  第395條本規(guī)程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其他凡與本規(guī)程有抵觸的,一律以本規(guī)程為準。

  附圖1建筑限界

  1.客貨共線鐵路建筑限界(v≤160 km/h)

  (1)基本建筑限界圖

  單位:mm

  信號機建筑限界(正線不適用)。

  站臺建筑限界(正線不適用)。

  各種建筑物的基本限界。

  適用于電力牽引區(qū)段的跨線橋、天橋及雨棚等建筑物。

  電力牽引區(qū)段的跨線橋在困難條件下的最小高度。

  旅客站臺上柱類建筑物距站臺邊緣不小于1 500 mm,建筑物距站臺邊緣不小于2 000 mm。旅客站臺分為低站臺、高站臺,低站臺高度為300 mm、500 mm,高站臺高度為1 250 mm。貨物站臺的高度為1 100 mm。在非電氣化區(qū)段的車站上,車輛調動頻繁的站場內,天橋的高度不小于5 800 mm。

  貨物高站臺邊緣(只適用于線路的一側)在高出軌面距離1 100 mm~4 800 mm間,距線路中心線距離可按1 850 mm設計。

  曲線上基本建筑限界加寬辦法

  曲線內側加寬(mm):

  曲線外側加寬(mm):

  曲線內外側加寬共計(mm):

  式中 R——曲線半徑(m);

  H——計算點自軌面算起的高度(mm);

  h——外軌超高(mm)。

  的值也可用內側軌頂為軸,將有關限界旋轉角()求得。

  (2)基本建筑限界圖(車庫門等)

  單位:mm

  適用于新建及改建使用內燃機車、車輛的車庫門、轉車盤、洗罐線、加冰線、機車走行線上各種建筑物,也適用于旅客列車到發(fā)線及超限貨車不進入的線路上的雨棚。

  適用于使用電力機車的上述各種建筑物。

  X的值根據(jù)接觸網(wǎng)的高度(有或無承力索)決定。

  (3)隧道建筑限界圖(內燃牽引區(qū)段)

  單位:mm

  基本建筑限界。

  (4)隧道建筑限界圖(電力牽引區(qū)段)

  單位:mm

  基本建筑限界。

  曲線上隧道建筑限界加寬辦法

  曲線內側加寬(mm):

  曲線外側加寬(mm):

  式中 R——曲線半徑(m);

  H——計算點自軌面算起的高度(mm);

  h——外軌超高(mm)。

  (5)橋梁建筑限界圖(內燃牽引區(qū)段)

  單位:mm

  基本建筑限界。

  (6)橋梁建筑限界圖(電力牽引區(qū)段)

  單位:mm

  基本建筑限界。

  2.客貨共線鐵路建筑限界(160 km/h

  (1)基本建筑限界圖

  單位:mm

  信號機建筑限界(正線不適用)。

  站臺建筑限界(正線不適用)。

  各種建筑物的基本限界。

  適用于電力牽引區(qū)段的跨線橋、天橋及雨棚等建筑物。

  電力牽引區(qū)段的跨線橋在困難條件下的最小高度。

  (2)橋隧建筑限界圖(內燃牽引區(qū)段)

  單位:mm

  基本建筑限界。

  (3)橋隧建筑限界圖(電力牽引區(qū)段)

  單位:mm

  基本建筑限界。

  曲線上建筑限界加寬辦法

  曲線上基本建筑限界和隧道建筑限界加寬辦法同客貨共線鐵路(v≤160 km/h)曲線上建筑限界加寬辦法。

  3.鐵路雙層集裝箱運輸裝載限界及客貨共線鐵路雙層集裝箱運輸建筑限界

  (1)雙層集裝箱運輸裝載上部限界圖

  單位:mm

  電力機車上部限界。

  ﹡處電力機車尺寸為1 675 mm。

  (2)雙層集裝箱運輸基本建筑限界圖(內燃牽引區(qū)段)

  單位:mm

  客貨共線鐵路基本建筑限界。

  (3)雙層集裝箱運輸基本建筑限界圖(電力牽引區(qū)段)

  單位:mm

  客貨共線鐵路基本建筑限界。

  接觸網(wǎng)導線的最低高度為6 330 mm。

  h為接觸網(wǎng)結構高度。彈性懸掛時,200 km/h地段為1 100 mm,160 km/h及以下地段為700 mm;采用剛性懸掛,結構高度另定。

  (4)雙層集裝箱運輸橋隧建筑限界圖(內燃牽引區(qū)段)

  單位:mm

  雙層集裝箱運輸基本建筑限界。

  (5)雙層集裝箱運輸橋隧建筑限界圖(電力牽引區(qū)段)

  單位:mm

  雙層集裝箱運輸基本建筑限界。

  接觸網(wǎng)導線的最低高度為6 330 mm。

  h為接觸網(wǎng)結構高度。彈性懸掛時,200 km/h地段為1 100 mm,160 km/h及以下地段為700 mm;采用剛性懸掛,結構高度另定。

  曲線上建筑限界加寬辦法

  曲線上基本建筑限界和隧道建筑限界加寬辦法同客貨共線鐵路(v≤160 km/h)曲線上建筑限界加寬辦法。

  4.客運專線鐵路建筑限界(200 km/h≤v≤350 km/h)

  單位:mm

  站臺建筑限界(正線不適用)。

  各種建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適用于橋梁和隧道。

  曲線上建筑限界加寬辦法

  曲線地段的建筑限界,應考慮因超高產(chǎn)生車體傾斜對曲線內側的限界加寬。其加寬量為:

  式中 W——曲線內側加寬量(mm);

  H——軌頂面至計算點的高度(mm);

  h——外軌超高值(mm)。

  曲線上建筑限界的加寬范圍,包括全部圓曲線、緩和曲線和部分直線,采用下圖所示階梯加寬方法。

  附圖2機車車輛限界

  1.機車車輛限界(v<200 km/h)

  (1)機車車輛上部限界圖

  單位:mm

  機車車輛限界基本輪廓。

  電力機車限界輪廓。

  列車信號裝置限界輪廓。

  *電力機車在距軌面高350 mm~1 250 mm范圍內為1 675 mm。

  (2)機車車輛下部限界圖

  單位:mm

  車體的彈簧承載部分。

  轉向架上的彈簧承載部分。

  非彈簧承載部分。

  機車閘瓦、撒砂管、噴油嘴最低輪廓。

  (3)通過駝峰車輛減速器(頂)(制動或工作位置)的貨車下部限界圖

  單位:mm

  彈簧承載部分。

  非彈簧承載部分。

  (4)通過駝峰車輛減速器(頂)(緩解位置)的調車機車下部限界圖

  單位:mm

  彈簧承載部分。

  非彈簧承載部分。

  機車閘瓦、撒砂管、噴油嘴最低輪廓。

  2.機車車輛限界(v≥200 km/h)

  (1)機車車輛上部限界圖

  單位:mm

  (2)機車車輛下部限界圖

  單位:mm

  車體的彈簧承載部分。

  轉向架上的彈簧承載部分。

  非彈簧承載部分。

  機車閘瓦、撒砂管、噴油管最低輪廓。

  計量單位符號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改版,請以主管部門發(fā)布的最新規(guī)程為準。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

掃一掃在手機閱讀、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