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慶70華誕主題發(fā)布會在邕舉行
2022年5月18日,廣西民族大學迎來第70個校慶日,當天,學校舉行口述校史紀錄片暨校慶歌曲《緣分》《相思湖之夢》MV新聞發(fā)布會。學校領導、在校師生和校友代表、媒體記者參加發(fā)布會。
發(fā)布會現(xiàn)場
四集口述校史紀錄片《篳路藍縷•團結奮進》,是廣西民族大學禮獻建校70周年的重點項目之一,攝制組邀請老校友、老職工、老教授、老領導講述1952年至2017年間學校的建設與發(fā)展,以生動的采訪,深挖歷史事件,追述校史故事,傳承學校的文化基因,弘揚各民族師生、職工迎難而上,奮發(fā)拼搏的精神,激發(fā)民大人知校愛校、立志成才的熱情,為校園文化建設積累寶貴的影像資料。
歌曲《緣分》由作家、廣西文聯(lián)主席、廣西民族大學文學創(chuàng)作中心主任田代琳(筆名:東西)作詞,著名音樂人浮克作曲,著名歌唱家、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嚴當當演唱。原創(chuàng)歌曲融入紅豆林、相思湖、三坡六坡、青春等意象,表達了師生、校友對廣西民族大學的深沉眷戀,抒寫了關于青春、友誼、學習、奮斗以及傳承的縷縷情緣,激勵年輕學子積極開創(chuàng)精彩人生。
楊學明教授采訪《緣分》詞作者東西
歌曲《相思湖之夢》由廣西民族大學校友大偉作詞,作曲家趙琳作曲,學校教師、校友共同演唱,歌曲講述了廣西民族大學各族學子在相思湖畔從相識到相思,為了榮光和夢想,堅定前行,矢志奮斗。
在70周年校慶來臨之際,廣西民族大學制作口述校史紀錄片和校慶系列歌曲,進一步喚起學校師生和廣大校友愛校榮校的真摯情感,進一步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力量豪情。
廣西民族大學建校70年來,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砥礪出“厚德博學、和而不同”的校訓,形成了“民族性、區(qū)域性、國際性”三性合一的鮮明辦學特色,已建設成為涵蓋11個學科門類、87個本科專業(yè)、本碩博三級學位授權資格、52個民族全日制在校生近3萬人的綜合性大學,成為鑲嵌在祖國南疆的一顆民族高等教育璀璨明珠。
廣西民族大學黨委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團結帶領各族師生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牢記“志存高遠,敏于求學,學有所成,鍛煉成才”的殷殷囑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新征程中作出新貢獻。學校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堅持不懈地引導各族師生奮力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qū),營造各民族師生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huán)境。累計為國家輸送了32萬多名扎根基層、造福一方的畢業(yè)生。
學校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fā)揮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作用,與“一帶一路”沿線22個國家、地區(qū)的176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實踐中譜新篇。在泰國、老撾、印尼分別設立了孔子學院。先后為柬埔寨首相洪森及夫人文拉妮·洪森授予了文學名譽博士學位。柬埔寨前國王西哈努克、首相洪森,越南前國家主席陳德良,泰國詩琳通公主,老撾前總理波松等東盟國家政要都曾到校參觀訪問。至今已累計招收來自全球8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萬余名留學生,派出近1.7萬名學生赴外留學。
合影留念
70年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廣西民大人的青春芳華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征程中盡情綻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