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即將登陸深圳 中洲帶你提前看科技藝術40年
11月2日,中洲未來實驗室CFutureLab將攜手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共同打造重磅科技藝術大展,本屆的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主題為“科技藝術40年——從林茨到深圳”。
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ArsElectronica創(chuàng)立于1979年的奧地利北部城市——林茨,如今,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已成為歐洲最古老的電子藝術節(jié),地球上科技藝術的最高展會,藝術家、網絡高手、理論家、技術專家、法律學者等,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高度多元化的參與者跨領域交流與合作,引領著最前沿世界科技藝術的發(fā)展。
這場展覽,我們能看到什么?中洲帶你提前看展,與你一起通往未來……
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大獎展示區(qū)
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大獎展示區(qū)有著互動藝術、數字音樂與聲音藝術,混合藝術、計算機動畫等領域的藝術作品,無需親臨奧地利就能體驗世界級的沉浸式展覽。
STARTS論壇
S(Science)+T(Technology)+ARTS,科學+技術+藝術,三個領域的大咖齊齊亮相、跨界對談,放空大腦感受未來思維帶來的震撼。
40年文獻展區(qū)
以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40周年為線索,講述“數字革命”的歷史故事,親身游歷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的40年。
現場科技藝術作品
“科技藝術40年——從林茨到深圳”,在這個多元包容的全球電子藝術節(jié),近距離接觸28組藝術家的30件作品,從這里走向“未來”。
01
獨家定制!
《WindofShenzhen深圳的風》拉菲克•安納度RefikAnadol
機器智能美學領域的開拓者,拉菲克•安納度RefikAnadol工作室開發(fā)了一系列定制軟件,通過數據來將無形的風以動畫形式具像化。
“深圳的風”則是他專門為深圳定制的地域性作品,采用在深圳機場收集一年的數據集,以10秒為間隔,讀取、分析并呈現了全年隨時間和溫度變化的風速、方向和模式,盡顯數字詩意的浪漫。
WindofShenzhen深圳的風©RefikAnado
02
故障和誤用,打破再重建的藝術作品
《宜人之地》夸尤拉Quayola
這幅巨型的數字繪畫,探索了再現與抽象之間的邊界,其靈感來自文森特·梵高的畫作。
藝術家夸尤拉Quayola重回普羅旺斯那個梵高曾經待過的鄉(xiāng)村,故意誤用圖像分析和算法操縱,挑戰(zhàn)攝影圖像的定義,誰說視覺合成不可以這樣玩?
宜人之地©Quayola
03
讓一座城市真的活過來?
《行走的城市》UniversalEverything
UniversalEverything工作室由MattPyke創(chuàng)立,匯集了全球眾多杰出的影像藝術家、設計師和思想家。
UniversalEverything用一個不斷演化的雕塑表現一座行走的城市。在這件移動影像作品中,這座不斷行走的城市,通過改變自身材料和結構等肌理,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變化,并調整自己的運動。
換句話說,整座城市會自己生長、行走、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仿若一個具備靈魂的全新生物!
行走的城市©UniversalEverything
04
熒光蠶絲下的時尚未來
《改造的天堂:衣裙》AnotherFarm&大崎洋美Sputniko!
AnotherFarm是一個成立于2018年的藝術團體,由藝術家大崎洋美(Sputniko!)、串野真也和丹原健翔組成。
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會注意到身邊基因改造過的動植物,而造就這一切的正是我們人類自己。在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們?yōu)榱俗非缶G色景觀之美,往往會對植物和花朵進行改良,櫻花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而這個作品由會發(fā)光的”熒光蠶絲”制作而成。伴隨著服裝材料的發(fā)展,基因改良過的蠶也派上用場。作品的原料,正是來自添加了發(fā)光水母和珊瑚基因的改造蠶。這條裙子置于無形人體框架上,在黑暗中瑩瑩閃耀,技術與倫理的極致與局限又將何去何從?
ModifiedParadise-Dress改造的天堂:衣裙©AnotherFarm&Sputniko!
05
懂你的小管家
《化名計劃》BjørnKarmann,ToreKnudsen
比昂·卡爾曼(DK),丹麥設計師,工作于阿姆斯特丹的Tellart。托爾·克努森,1992年生于丹麥,互動設計師,工作于丹麥哥本哈根。
Alias是一種可以訓練的”寄生蟲”,它能幫助用戶更好地控制家中的智能助手,作為智能硬件卻也“柔軟而兇狠”,他會霸道地粘在家中智能音箱的麥克風上,牢牢遮住。你需要認真用App訓練Alias,它就能在你不需要時蓋住音箱,什么也聽不到,保證家中一絲隱私都不泄露。
化名計劃©BjørnKarmann,ToreKnudsen
06
郁金香狂熱和”炒”幣者的狂熱有什么區(qū)別?
《花葉病毒》-安娜·里德勒AnnaRidler
安娜·里德勒,1985年生于英國,藝術家兼研究員,曾被Artnet評為探索AI創(chuàng)造潛力的9位“先驅藝術家”之一。
“花葉病毒”的每一幀畫面均由AI生成,隨時響應著比特幣的市場價格!17世紀30年代,荷蘭人瘋狂地買賣郁金香球莖。而今天,人們說比特幣“比郁金香狂熱更糟”,而現在這兩者都出現在你面前。
為了達成這種效果,她采集了一萬張照片,隨后手工編目——這與大部分數據庫的架構方式相反。AI就像一個真實的畫家,一邊想象一邊進行創(chuàng)作,最終創(chuàng)造出現實世界中從未有過的新花朵。
花葉病毒©AnnaRidler
07
視覺X聽覺
《蜿蜒之河》onformative(DE),klingklangklong
onformative是一家旨在挑戰(zhàn)藝術、設計和技術邊界的工作室。而klingklangklong是一家活躍在科學、藝術和通訊領域的工作室。
現在,他們攜手帶來了全新的視聽裝置作品《蜿蜒之河》。你在現場看到的曲目和畫面,都是由AI創(chuàng)而來,重新演繹了大地上的河道移動現象。
其背景音樂受模擬河流運動的參數影響,隨著影像的變化,音樂也隨之變化。
MeanderingRiver蜿蜒之河©onformative(UK)&klingklangklong
除了上述的作品,現場還有更多驚喜,值得你呼朋喚友一起體驗,這些未來5年甚至30年后,才會走入大眾視野的超前沿科技藝術作品!
關于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
藝術、技術、社會——自1979年以來,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ArsElectronica)一直致力于探尋這三者的連結、交集及因果。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是一個位于林茨市的文化、教育和研究機構,下設多個部門,包括:電子藝術節(jié)(theArsElectronicaFestival)、電子藝術大獎(thePrixArsElectronica)、電子藝術中心(ArsElectronicaCenter)、對外展覽部(ArsElectronicaEXPORT)、未來實驗室(ArsElectronicaFuturelab)和定制方案部(ArsElectronicaSolutions)。這些部門互策互勵,形成了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反饋意見循環(huán)系統(tǒng),將焦點投注于未來,關注藝術、技術和社會領域交匯地帶。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jié)在“技術-文化”方面涉足之廣,在全球范圍內可謂獨樹一幟。(ars.electronica.art)
關于中洲未來實驗室
中洲未來實驗室CFutureLab是中洲旗下致力于探索未來城市形態(tài)、專注于研究未來城市生活與城市空間公共關系的創(chuàng)新平臺。
中洲未來實驗室匯聚了一批來自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法國、瑞典、澳大利亞、中國等世界各地,在科技、藝術、設計、自然、創(chuàng)意等領域中擁有先鋒視野的優(yōu)秀團隊與個人,共同探索未來城市的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