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普與大師有約成都站――智能照明未來,因樂趣而精彩
談到過去的從業(yè)經歷,“貼紙條”對于很多設計師而言一點都不陌生。在照明技術尚未成熟之際,可能只為一種燈光模式,需要組合好幾個開關,貼紙條成為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從事照明設計多年的索斌先生更是深知其中不便之處。同為設計的楊帆先生,簡單總結過去技術不成熟的困擾:第 一,使用不方便;第二施工麻煩;第三,設計師后期調試花費更多時間和心力。
忙碌的現代生活,人們大量時間都用于工作,辦公空間的照明重要性不言而喻。楊帆先生分享了現有智能照明技術在辦公空間應用,從紅外技術到燈光模式控制,甚至增添空間的趣味性。索斌先生對歐普的出色技術表示贊賞,他從業(yè)主要求結合照明設計本身出發(fā),提出“業(yè)主的節(jié)能需求,照明設計多重模式的需要,舒適程度以及方便使用的要求,很多方面都要考慮”的看法。
人工智能,跨界,物聯網是未來智能技術發(fā)展方向,勢必影響到智能照明。往哪些方向影響,到何種程度,是今年祝融獎的探討方向,也是歐普與大師有約關注的重點。
在聊到現有AI技術迅猛發(fā)展時,楊帆先生提出問題:照明設計會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索斌先生堅信很多行業(yè)都會被替代,但是照明設計藝術家,創(chuàng)新的設計師們不會被替代。楊帆先生表示贊同索斌先生的看法,創(chuàng)意所蘊含的能量是無限的。并且對于未來智能照明,他認為精神層面的滿足會是重點。
雖然歐普與大師有約活動時間有限,但過程之中有關照明設計的思考,經驗的交流,對設計師們的啟發(fā)將會持續(xù)。這也是活動舉辦目的:引發(fā)業(yè)內人士思想交流,擴大照明設計行業(yè)影響力。成都站到此完滿結束,下一站美麗的鷺島廈門我們不見不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